l

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

褚士瑩的兩句話

Sept. 17 22:44~23:31

image

 

一年多前有一次機會聽到褚士瑩先生的演講,在演講中褚士瑩先生提到了兩個觀點,讓Teddy覺得頗值得省思。經過一年多後,回想起來,還是覺得很有意義。今天跟鄉民們分享一下這兩句話。

先聲明一下,由於時間有點久了,Teddy只記得大約的內容大意,詳細的敘述和褚士瑩先生當天的演講會有所出入。

***

30歲之前,你也可以月入12萬

褚士瑩先生演講時提到年輕人到國外度假打工這件事,在30歲之前只要你願意,到國外打工認真一點的話一個月可以賺到12萬(詳細金額有點忘了,但總是比台灣高很多就對了)。在台灣的工作,假設薪水是4萬,現在你就要問自己,為什麼願意在台灣領目前的薪水?(迷之音:因為已經超過30歲了挑眉質疑

目前薪水和12萬之間的差價,應該就是各位願意接受「較低薪水」的原因。這個原因可能是需要照顧父母、對目前的工作很有興趣、有可以實現自我長才的機會,或是其他任何的理由。重點是這個理由是否能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差價

聽到這樣的觀點,Teddy想到的是如果反過來想,你現在的薪水還不錯,但是你對於目前的工作並不滿意。不滿意的原因很多,總地來講可以用馬雲的一句話:「心受委屈了」來表達。

同樣的問題,較高的薪水是否能說服自己接受「心受委屈了」的感覺?如果可以,就摸著鼻子安心度日,不要整天怨天尤人。如果不行,那自己又該做何打算?

人生活的方式其實有很多選擇,「看起來穩定」的工作與吃得飽但發不了財的薪水,並不一定是最合適的選擇。

***

讓自己成為促成改變的那個人

在演講的最後,褚士瑩先生引用印度聖雄甘地的一句話來鼓勵聽眾。這句話的大意是說,很多人都希望改變,例如:為什麼街道不變的乾淨一點、為什麼軟體的bug不能少一點、為什麼薪水不能高一點。我們總是期望「某人」或是「政府」可以來讓現狀變得更好,但是,為什麼這個人不能是你自己呢?讓自己成為促成改變的那個人吧。

甘地的這個想法,和《QBQ之正面思考》、以及,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在就職演說中所說的「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,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」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
***

聽演講的當時Teddy正處於要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或是自行創業的十字路口。這兩句話,多多少少也影響了Teddy最後的決定。後來的決定,一年多過去了,到目前都沒有後悔。

***

友藏內心獨白:有機會的話,好演講要常聽啊。

4 則留言:

  1. 引用伏爾泰所說一句話:我做的事情是多麼微不足道,可是我去做的本身,是無比重要。
    How infinitesimal is the importance of anything I do, but how infinitely important it is that I do it.
    與Teddy共勉之,相信「改變人們在台灣開發軟體的方法」一定會逐漸成長而實現的目標 :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最近這個人頭有點腫 XD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承上,請google "請跟PTT分手吧",自己不懂的東西,還是不要隨意批評,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。

    回覆刪除